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,栖息着一种极具传奇色彩的动物——被誉为“犬中之王”的藏獒。藏獒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地区,是世界上唯一敢于面对猛兽的犬种。野生藏獒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它们极其凶猛的性格,一只藏獒能够轻松击败三只狼。如今市场上,纯种藏獒的身价高达数百万,但实际上,这样高价的藏獒未必都是纯血统的。
由于历经千年被人类驯化,藏獒的种群逐渐增大,同时与其他犬种的杂交也变得普遍,真正血统纯正的藏獒变得越来越稀少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,目前国内纯正藏獒的数量不足百只。
在河南省开封市郊外,有一个专门的藏獒养殖基地,那里饲养着数十只血统纯正、体型高大且凶猛的藏獒。这些性格凶猛的藏獒都是养犬爱好者高媛和她丈夫刘学忠,历经重重艰辛从西藏偏远牧区亲自带回来的纯种藏獒后代。它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寒冷缺氧、环境极其恶劣的偏远山区,适应了那片险峻土地的残酷生存条件。
那么,高媛和刘学忠夫妇究竟是如何获得这些纯血统藏獒的呢?故事要从1995年夏天说起。那年,高媛第一次偶然见到了藏獒,这之前她一直是个喜欢养狗猫的动物爱好者。那时,她去大西北探亲,亲戚家院子里有一条体型像小牛犊般壮硕,神情凶猛的藏獒。
高媛立刻心生向往,便向亲戚恳求能否把这条藏獒送给她,愿意付出任何代价。经过一番努力,她终于从亲戚手中得到了这条藏獒。带回开封后,她悉心照料这只藏獒,但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。当时内地藏獒较为罕见,街头很少有人见过真正的藏獒。有一次高媛牵着藏獒在街上散步,却发现路人对它认识不足,甚至有人嘲笑它像普通的肉狗,耳朵下垂,没有威严,完全不像资料中描述的凶猛犬种。
展开剩余86%这让高媛心生疑惑。她开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,还咨询犬类专家,才发现自己带回的藏獒与纯种藏獒有显著差异。纯种藏獒体型高大,四肢粗壮,毛色纯正,对主人忠诚,对陌生人极度警惕,而她的藏獒虽然体型不小,却性格温顺,甚至容易接近陌生人,明显不符纯种标准。
咨询专家后,她得知真正的纯种藏獒极其罕见,只有在西藏极偏远的牧区才可能找到。这番话激发了高媛一个大胆的想法——亲自前往西藏牧区,寻找心目中的纯种藏獒。
经过商议,1995年夏天,高媛和丈夫刘学忠首次踏上西藏之旅。他们先坐火车到成都,再乘长途客车沿川藏南线跋涉五天,终于抵达拉萨。由于没有明确目标,夫妻二人凭借几张网上找到的图片,在拉萨街头四处寻找,不停地打听藏獒的线索。
他们在藏区住了半个月,漫无目的地寻找心中的纯种藏獒,却毫无所获。刘学忠对藏獒的标准也很模糊,他看到藏民家中养的藏獒形态各异,有的凶猛咬人,有的温顺不咬,一时难以判断哪种才是真正的纯种。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和高昂开销,经济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返回开封。
不久后,积攒了足够资金的夫妇俩再次出发,开始了自驾车穿越西藏的艰苦寻觅。1996年至1998年间,他们先后30多次进藏,带回了50多只藏獒。尽管这些藏獒外观优秀,但在后代繁育时却出现了问题——部分看似纯正的公獒,无论与哪只母獒配种,子代的形态却杂乱无章,遗传特征不稳定。
经历了8年的繁育实验,夫妇俩才逐渐明白这是因为藏獒血统中含有隐性劣质基因。虽然这些藏獒本身优秀,但基因缺陷通过后代显现,导致最初带回的50多只几乎全部被淘汰。那么,究竟在哪里还能找到真正纯正的藏獒呢?
刘学忠回忆起当年与一位藏族牧民的谈话,那牧民曾提醒:“想要真正纯种的藏獒,必须深入人迹罕至的牧区。”然而,要找到纯种藏獒,首先得明确纯种的标准。
经过多年养殖经验积累,刘学忠夫妇总结出纯种藏獒的几个关键特征:头骨与鼻子长度基本相等,颈部皮囊厚实,骨骼强健,腿部粗壮有力。此外,只有见过藏獒的父母,才能确定其血统的稳定性。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种犬遗传基因的纯正。
因此,他们决定再次深入青藏高原最偏远的牧区,坚信越偏远的地方越可能找到真正纯种的藏獒。他们立誓要走遍西藏,亲眼见识纯种藏獒的真容。
经过精心准备,夫妇二人这次携带全部家当,毅然踏上西藏寻找纯种藏獒的艰辛之路。纯种藏獒极为稀有,找到它们很大程度上靠运气。
这趟进藏旅程中,刘学忠和高媛选择了一条前所未走的偏远路线,深入牧区深处。有一天途经一座寺庙时,忽然听到一声低沉、穿透力极强的藏獒吼叫,如同远处传来的猛兽咆哮,瞬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。
他们停车循声而去,发现声音正是来自寺庙内一只被铁链拴着的藏獒。那只藏獒头骨硕大,骨骼结实,身躯、爪子和腿粗壮有力,嘴巴形状宛如罐头瓶,皮毛颜色纯正无杂质。
高媛第一眼看到它,就感觉与自己以往见过的藏獒大不相同,心中认定此前带回家的都不是真正的藏獒。夫妻俩听着它的吠声,感受到那种久违的野性与气势,确信这正是他们苦苦寻觅的纯种藏獒,立刻决定要把它带回家。
然而,当刘学忠表达购买意愿时,藏獒主人却坚决拒绝,没有丝毫商量余地。高媛理解,藏獒在牧民心中不仅是守护家园的利器,更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,卖掉它们简直无法接受。
为了赢得主人的信任,刘学忠夫妇决定留下来,天天去寺庙探望藏獒。经过半个月的细心陪伴和真诚打动,牧民终于被他们的诚意感动。令他们意外的是,牧民不仅不收任何钱,还嘱咐必须保证这条藏獒不能转卖或伤害。
刘学忠夫妇感激涕零,铭记牧民的恩情。带回这条纯种藏獒后,他们精心照顾,生怕有半点差错,并为它取名“家给”。
如何保证“家给”的优良基因能顺利传承?经过多年观察,夫妇俩研发出一套独特的亲体杂交技术。饲养过程中,他们发现同一区域的藏獒外形极其相似,可能存在近亲繁殖现象。尽管如此,藏獒经过千年进化并未因近亲繁殖而灭绝,血统依然保持纯正。
亲体杂交技术通过人工干预,隔两代让纯血藏獒进行近亲交配,从而提纯并稳定血统。刘学忠夫妇的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,“家给”的血统得以延续。
尽管纯种藏獒的繁育技术成功,但这些从高原迁移到平原饲养的藏獒,生存环境天差地别。他们是否仍保留了祖辈传下来的优良基因?是否仍具备与老虎、狮子等猛兽搏斗的勇气与胆量?这是高媛和刘学忠多年来挥之不去的疑问。
在开封市动物园里,有几只人工饲养的狮子和老虎,这些动物虽较野外野性略弱,但作为兽中之王,依然凶猛无比。人工繁育的藏獒是否还能保持与猛兽抗衡的野性?面对狮子和老虎,它们会有怎样的反应?
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刘学忠夫妇的心。若人工饲养的纯种藏獒失去野性,那么他们多年的血统提纯努力岂非付诸东流?他们渴望看到藏獒与狮子一较高下的真实表现。
刘学忠认为:“藏獒是否有勇气与狮子老虎搏斗,才是关键。毕竟,青藏高原传说中藏獒不畏猛兽,但这需要实战才能验证。”
于是,他们与动物园协调,精心策划了一场狮子与藏獒的对抗试验。挑选了两只藏獒参战:一只名为“豆豆”的成年藏獒,父亲是“家给”,血统纯正,正值壮年;另一只是6个月大的幼犬“棒棒”,体型已超同龄藏獒,肩高达70厘米,浓缩了多只纯种藏獒优良基因,主要用于锻炼胆量。
为了保证藏獒们状态最佳,刘学忠特地为它们补充营养,期望它们以最强姿态迎接挑战。动物园方面也为狮子加餐,力求双方公平竞技。
试验当天清晨,刘学忠夫妇准时抵达动物园。狮子早已吃完早餐,等待开战。
首先上场的是成年藏獒“豆豆”,尽管它表现出镇定,没有丝毫畏惧,但对挑战似乎兴趣寥寥,没有凶猛扑击的表现。
接下来是幼犬“棒棒”,它一见狮子就勇敢扑向笼子,吠声连连,气势凛然,令人振奋。棒棒的表现激励了“豆豆”,两者联手向狮子发起冲击。
这让刘学忠夫妇松了一口气,对藏獒的勇猛和潜力充满信心,坚定了他们继续繁育纯种藏獒的决心。
高媛和刘学忠还有一个梦想:将自己辛苦培育的纯种藏獒送回西藏,交给那些淳朴的藏民,让它们在适宜的高原环境中自由繁衍,延续这犬中之王的辉煌血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